【旅游】2017年鄂前旗旅游业有大动作,去看看哪些与你有关
| 招商动态 |2017-02-21
2017年,鄂托克前旗按照“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产业支撑、多极发展”的思路,坚持“打造文化旅游强旗、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创建国家级先进文化旗”这一主线,以发展红色旅游为重点,主动融入宁夏和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全域规划、全线打造、全民参与,推动全旗全域文化旅游发展。
一是统筹规划,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围绕全旗“1+6”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红色景区的融合,整合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宥州古城等旅游资源,建立红色景区服务标准、工作规范,不断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同步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培育富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本土品牌。加强红色旅游景区与周边地区学校合作,开展红色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逐步形成点、线、面连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布局。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旅游业基础设施。计划投资3000万元在希泊日草原景区项目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帐篷酒店等基础设施;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上海庙欢乐大草原旅游景区建设温泉水世界;计划投资5000万元扩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景区;推进水洞沟(北区)项目一期建设,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成航天体验园、大型水上项目、大型户外实景演出、蒙元文化军事等基础设施和娱乐项目,年底前实现与宁夏水洞沟旅游区合二为一,并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区。
三是整体提升,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采取文化户与旅游户相结合、蒙元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乡村游与生态游相结合的方式,以敖镇为中心,将上海庙镇定位为现代城市游基地、昂素镇定位为民族文化体验游基地、城川镇定位为红色游基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巴音希泊日村庄、特布德嘎查、大沟湾渔村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走农旅互动、以旅促农之路。采取重点打造、全面推进的方式,发展一批集少数民族传统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示范户和农牧渔家乐体验点,力争打造农牧家乐100户。
四是品牌带动,做强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依托“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特色文化旅游名片,打造旅游节庆活动品牌,以品牌节庆助推旅游经济发展。继续做大做强马兰花节、圣火文化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力争将马兰花节和圣火文化节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同时,创新开发温泉养生等冬季旅游新产品,积极筹划冰雪运动、冬季摄影灯活动,以活动聚集人气,弥补冬季旅游短板。
五是精心设计,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自治区实施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和开展“蒙宁旅交年”活动为契机,立足区位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积极探索出宁夏、陕西等方向“一日游”“两日游”共8条精品旅游线路,有效串联我旗境内特色旅游村镇、各大景区景点、历史人文遗迹、红色教育基地和乡村旅游接待户。以红色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为双引擎,集中打造红色教育旅游专线和乡村生态旅游体验线,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
六是拓展范围,扩大宣传营销覆盖面。学习借鉴呼市、包头等地区在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方面快速发展的经验,加强与周边地区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打造全旗信息化智慧旅游平台,开发制作手机APP软件,实现“一部手机畅游鄂前旗”。依托呼包鄂、宁夏旅游营销平台,推介文化、休闲等个性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呼包鄂旅游市场的辐射范围,融入西部大旅游格局,推动多层次、多主题、多领域合作。
七是招商引资,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按照预定功能区划逐片启运,有目标的培植民族文化产业重点企业和商户,开展文化旅游产品销售、展示和招商引资,力争实现引资1.5亿元,招商户达到150户;重点打造以敖镇为核心,文化产业园、大沙头生态文化旅游区、圣火公园、职教园区、阿吉泰养生园五位一体文化旅游综合体,并申报5A级景区,全面贯通东线和西线文化旅游发展,释放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全面提升全旗文化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
(卢强 朱龙)
智慧党建受关注——市、旗有关部门相继前来学习考察
【雨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文化中国】中办国办发文:振兴中国传统节日(附:党员干部不应过洋节)
